“种粮食和种大田菜不克不及光看规模,除了机械化、智能化程度高,还要选好劣势农产物,提高管护的科技含量,如许才能走得更稳。”张建勋告诉记者,他们的苗丰农场取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合做,成为院校相关新品种、新手艺的试验田和首发地;通过多年试探和总结,构成了一套白萝卜尺度化种植系统;最令他骄傲的是,农场正在藏粮于技上走正在前列,入围“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”,操纵植保机短时间内能完成肥料的全笼盖喷洒,本年上半年,基于农场聪慧种处所面的劣势,市还正在他们这里举办了职工植保无人机技术竞赛。
千亩连片地盘流转,正在朱刘街道甚至昌乐县都可谓少见。对此,刘津乐告诉记者,村庄四周企业浩繁,村平易近找工做不难,加上生齿老龄化严沉,适龄劳动力少,导致地盘产出效益低,因而9年前正在街道支撑下,把零星地变成“千亩方”,交给种植大户租赁运营,不单把地种得好,并且村集体和村平易近都添加了收入。当初租赁地盘的时候,感觉光种小麦和玉米达不到预期,慢慢有了市场,各地的商业商慕名而来下订单,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,次要出口日本和韩国。因为产量高、质量好,农场的白萝卜合作力不竭提拔,有了很强的议价权,从未呈现过畅销现象。
白萝卜种植面积1500多亩,年产量7000吨,次要出口日本和韩国,每年村集体增收40多万元。12月8日,记者正在昌乐县朱刘街道朱刘东村采访时领会到,这个已经名不见经传的村庄,依托“党支部+公司+农户”的体例,规模化、精细化、科技化运营农业出产,农田增量、农业增效、农人增收,成为省表里出名的白萝卜产销高地。
说起白萝卜收成时的热闹气象,村党支部刘津乐很是兴奋:“满地里都是白萝卜,很喜人,村平易近们都来帮手,从地里弄出来间接卸车拉走,底子不愁卖。”。